~ ~瑞士的時間銀行,世界各國應效行 !~ ~

一位留學瑞士留學生,對瑞士這個國家的觀察。

在瑞士留學期間,我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子。房東克莉絲蒂娜是一位67歲的獨居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學當教師。瑞士的養老金非常豐厚,足以讓她在晚年衣食無憂。但令人費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顧一位87歲高齡的獨居老人。我問她是不是因為錢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令我意外:“我去工作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把我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等到我老得不能動了,就可以支取了。” 

第一次聽到“時間銀行”的概念,我感到十分好奇,向房東太太刨根問底。原來“時間銀行”是由瑞士聯邦社會保險部開發的一個養老專案——人們把年輕時照顧老人的時間存起來,等到將來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顧時,再拿出來使用。申請者必須身體健康、善於溝通和充滿愛心,每天有充裕的時間去照顧需要幫助的老人,其服務時數將會存入社保系統的個人帳戶內。 

房東太太照顧的獨居老人叫利薩。她每一週去利薩家兩次,每次花費兩個小時,用來幫助老人購物、整理房間,帶老人出去曬日光浴,陪老人聊天等。按照協定規定,在她服務期滿一年後,“時間銀行”會將她的工作時數統計出來,並發給她一張“時間銀行卡”。當她需要別人照顧時,可以憑著手裡的“時間銀行卡”去“時間銀行”支取“時間和時間利息”,在資訊驗證通過後,“時間銀行”會指派義工到醫院或她家中照顧她。 

一天;我正在學校上課,房東太太打來了電話,說她擦窗子時從凳子上摔了下來。我連忙請假回去,把她送進醫院診治。經醫生檢查,房東太太的腳踝骨裂了,需要臥床一段時間。正當我準備向學校申請假期回家照顧她時,房東太太告訴我,不用為她擔心,她已經向“時間銀行”提出了支取申請。

果然;兩小時不到,“時間銀行”就派了一名護工前來護理房東。在之後的一個月裡,那名護工每天都來照顧房東,陪她聊天並給她做可口的飯菜。在護工的精心照顧下,房東太太很快就恢復了健康。康復後的房東太太,又向“時間銀行”申請照顧兩名老人,她說,她打算趁自己還很健康的時候多存點時間在“時間銀行”,等到自己老得不能動的時候,再支取出來使用。 

如今在瑞士,用“時間銀行”養老已蔚然成風,這不僅為國家節約了養老開支,還解決了一些其他的社會問題。很多瑞士民眾都非常支援這種養老方式,瑞士養老機構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瑞士年輕人也希望參加這一類的養老服務,瑞士…

Read more

中文太了不起了,让人爆笑的30个成语之最!太有意思了!

1、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2、最长的腿
  ……………一步登天
3、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4、最快的流水
  ……………一泻千里
5、最大的地
  ……………一望无垠
6、最大的巴掌
……………一手遮天
7、最贵的话
  ……………一语千金
8、最快的话
…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9、最重的话
 ………………一言九鼎
10、最重的头发
 ………………一发千钧
11、最长的棍子
 ………………一柱擎天
12、最高的瀑布
 ………………一落千丈
13、最好当的先生
 ………………一字之师
14、最远的分离
 ………………天壤之別
15、最彻底的美容术
 ……………….面目全非
16、最长的一天
 ………………度日如年
17、最小的邮筒
 ………………难以置信
18、最长的句子
 ………………文不加点
19、最大的被子
 ………………铺天盖地
20、最大的影集
 ………………包罗万象
21、最反常的气候
 ………………晴天霹雳
22、最大的手术
 ………………脱胎换骨
23、最怪的动物
 ………………虎头蛇尾
24、最难做的饭
 ………………无米之炊
25、最小的针
 ………………无孔不入
26、最费時的工程
 ……………….百年树人
27、最大的家
 ………………四海为家
28、最宽阔的胸怀
 ………………虚怀若谷
29、最厉害的贼
 ………………偷天换日
30、最艰难的争辩
 ………………理屈词穷
 
哈哈哈,太有意思了,最短的季节是秋天,原因竟然是一日三秋!快把这些有趣的成语发给你的朋友们,一起乐一乐吧!
…………

Read more

奇妙的痕都斯坦玉

在故宫珍宝馆中

有一只精美异常的玉碗

它是乾隆的爱物

乾隆把它用作庆典时

御殿赐茶之具

                       

玉碗用优质新疆和田白玉琢制而成

玉质洁白玉色纯正

碗壁薄可透光见纹

外侧用金丝压嵌成花枝花叶

再用红宝石镶嵌成花朵

整碗共用去红宝石108颗

黄金和宝石相互辉映

衬以洁白的背景

美而不艳 贵而不俗

                       

碗壁内侧还镌刻了乾隆帝御制诗一首

  酪浆煮牛乳 玉碗拟羊脂

  御殿威仪赞 赐茶恩惠施

  子雍曾有誉 鸿渐未容知

  论彼虽清矣 方斯不中之

  巨材实艰致 良匠命精追

  读史浮大白 戒甘我弗为

乾隆丙午(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新正月御题

钤<比德>印一枚

碗内底正中有隶书<乾隆御用>

                       

玉碗所用的工艺

正是乾隆帝亲自命名的痕都斯坦玉

痕都斯坦即莫卧尔帝国

也就是今天印度北部

至阿富汗土耳其一代

这里的玉雕工艺

历史悠久工艺上乘

具有明显的伊斯兰风格

在整色的玉石上

制作规整的造型

和薄胎儿器皿

并施以压金丝嵌宝石的装饰

是它的风格特点

                       

乾隆年间

因为战争和进贡

乾隆帝得到了一些这种玉雕

见后便大加称赞

西昆玉工巧无比

水磨磨玉薄如纸

在手疑无物

定睛知有形

细如毛发理

浑无斧凿痕

……

当时凡见之人

都惊叹这种工艺的精妙

纪晓岚就曾感叹

今琢玉之巧

以痕都斯坦为第一

                       

乾隆因此专门让内务府造办处

仿造这种痕都斯坦玉

当时可能还专门从产地

请来的玉雕匠人

而中国的玉雕艺人们

也通过学习和摸索

掌握了这些技巧

从而创造出中国风格的痕都斯坦玉

                       

我们对照这件玉碗

与国内外博物馆中的西亚玉器进行对照

就可以看出

乾隆造办处的水平已远胜于斯

更轻薄更规矩更精致更美观更别致

                       

制作痕都斯坦玉

需要最好的玉料

要求有足够的块体

颜色纯净质地细腻

并且不能有任何毛病

而且制作工艺复杂

难度极高

稍不留神就会使整器报废

即便是乾隆时期

生产量也是极小

到乾隆后期更因为对原料的消耗过大

而下旨停产

所以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痕玉作品少之又少

每一件都是珍惜难得的

 


 

 

轉發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g2OTEyMA==&mid=2654384932&idx=1&sn=4c8ee38217fc90fe09bde2d0cf2d9906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念奴娇•攀枝花苏铁林》

天然蔚起,苏铁林,成千栩栩青凤。

群聚朝阳,频叩首,风过声涛阵阵。

百棒穿空,千球滚动,卷蝶牵蜂梦。

无边岁月,看穷荒将其困。

 

遥想夸父当年,木杖成邓林,巴关茂盛。

万马千军,奔裂谷,铁树开花欢庆。

艳丽金黄,球棒操合演,淋漓尽兴。

人间天上,我攀花迷人境。

 

注:攀枝花市巴关河民政一带,有总面积为1358hm平方的苏铁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种类有:车桑子苏铁林、黄荆苏铁林、山蚂蝗苏铁林、常绿栎类苏铁林……等,计23万余株,平均茎高0.5m,最高3.2m,雌雄不同株,均开花,雌花球状,雄花棒状,金黄艳丽,3—6月为花期,开花时,林中青翠烘托金黄,恰似浩瀚天空,繁星闪耀,蔚为壮观。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清明节!〈诗四首〉》

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一〉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以诗记之:

春风杨柳万千条,
洁净蓝天看雨调。
植树培林掀热浪,
点瓜种豆乐今朝。

〈二〉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怀念先人过去的奋斗历史,激励我们继承先人遗志、努力向前的斗志,发扬和光大先人的优良传统……以诗记之:

焚香举礼默祈聊,
思绪随风浪涌潮。
但愿瑶池歌舞盛,
相承一脉子孙娇。

〈三〉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而寒食也就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关于寒食节,据传始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晋文公在患难时只有少数人跟随,忠心耿耿的介子推是其一,并“割股” 让晋文公“充饥”…… 晋国百姓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特以诗记之:

有功不傲隐深山,
一片丹心义胆肝。
寒食追怀高亮节,
深情只望燕归还。
 
〈四〉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这是因为仍有些寒冷的春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这样,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特以诗记之:

生离死别泪悲酸,
情寄山山水水间。
放眼春光无限好,
清新明丽柳丝冠。
注:古有清明戴柳之习俗,即用新柳编环戴头为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