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岳 – 短文分享 《端午品味粽子香唱和诗(一)》

端午品味粽子香

唐子岳

 

 

(邀和)

 

端午粽香飘五州,

离骚浩气荡千秋。

九歌喜唱山河艳,

橘颂抒怀肺腑稠。

浪拍龙船推岁月,

锣敲錦帜拥江流。

沧桑演变中华梦,

角黍馨风醉不休。

2018.06.17晨端午节前

 

 

(一)和洞庭激情唐先生(端午品味粽子香)

文/超然

 

一曲悲歌恸九洲,

三湘寄语写千秋。

艾蒿驱疠人间润,

船赛飘虹岁月稠。

天问韵华吟诵久,

楚辞诗句颂江流。

中华腾跃今圆梦,

壮志未酬仍不休。

2018.06.17

 

 

(二)步韵奉和唐子岳先生《端午品味粽子香》

文/加阅(覃家悦)广西柳州融安

 

幽芳角黍遍神州,

不绝凡尘岁夏秋。

浅识丝丝香淡薄,

深知缕缕味浓稠。

高山竹叶包江米,

大地麻绳系粽头。

漫品一枚才气振,

驰笺作赋咏无休。

2018.06.17中午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清晨》

清晨

唐子岳

 

 

    今天,又是四点钟就起床了,漫步林蔭道,感到格外清新、凉爽、舒适……天空中布满鳞状云,我望着那云层,古代的神话一股脑涌出:啊,羲和马上就要驾车载着金鸡巡天了。朦陇中,我们看到古代的人们奔走相告:羲和要来了!是的,羲和是驾着金龙车从天边奔来,为此,要铺上云毯,好让羲和驾的金龙车更平稳……然后,一轮红日喷薄点火燃烧,烧红整个天空,烧红整个世界……我赶紧拍下这清晨,并诗以记之,诗曰:

 

漫步清晨格外鲜,

羲和备马欲巡天。

长空铺满鳞云毯,

不刻金鸡火点燃。

2018.06.16晨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清晨》

清晨

唐子岳

 

 

    今天,又是四点钟就起床了,漫步林蔭道,感到格外清新、凉爽、舒适……天空中布满鳞状云,我望着那云层,古代的神话一股脑涌出:啊,羲和马上就要驾车载着金鸡巡天了。朦陇中,我们看到古代的人们奔走相告:羲和要来了!是的,羲和是驾着金龙车从天边奔来,为此,要铺上云毯,好让羲和驾的金龙车更平稳……然后,一轮红日喷薄点火燃烧,烧红整个天空,烧红整个世界……我赶紧拍下这清晨,并诗以记之,诗曰:

 

漫步清晨格外鲜,

羲和备马欲巡天。

长空铺满鳞云毯,

不刻金鸡火点燃。

2018.06.16晨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即兴吟句题水榭亭台品笛箫》

即兴吟句题水榭亭台品笛箫

唐子岳

 

 

(一)

月圆倾泻遍銀光,

秀女萝纱伴水乡。

手挽銀箫横玉笛,

倚栏几曲盼情郎。

 

(二)

洞箫哀曲递情传,

玉兔嫦娥皓月圆。

桂树摇枝香洒落,

普天情溢品思贤。

 

 

(三)

亭台水榭品听箫,

哀曲声声宛浪涛。

摧涌清泉流泻出,

萝纱玉女寄情娇。

 

(四)

丰姿靓丽绿萝纱,

玉砌雕栏水榭夸。

皓月圆光銀泻地,

一枝横笛落梅花。

2018.06.14晚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人月圆•父亲节的思念》

人月圆▪父亲节的思念

唐子岳

 

 

    父亲节到了,收到女儿的礼物,感到无限欣慰!!我手捧着礼物,抬头望着墙上父亲的遗像,更引起我无穷思念,父亲在世时,还没有象现在这样宣传重视“父亲节”的氛围,只有在父亲生日那天,我们兄弟姐妹才一齐向父亲跪磕头表达心中的敬意!!还有在过年时,向父亲拜年,而拜年时,父亲又会笑嘻嘻把一个个红包发到我们兄弟姐妹每一个人手中……突然,我手中女儿的礼物恍惚变成了红包……朦胧中,我那在天国的父亲正笑容满面地迎面走来……

 

    我们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和母亲肩上扛着六男二女八张大嘴的生活重担,有邻居曾开玩笑说:“一个孩子一寸长的嘴,八个加起来就是八寸,快一尺了!这么大的嘴,吃起东西来真是要命呀!!”而父亲也笑着说:“一个人笑,声音小;八个人笑,声音就震破屋!一个人哭,眼泪不多;八个人哭,眼泪就淹人!一双手力小,办不好事;八双手力大,好办事!”可父亲对我们说这个时却要添上几句:“虽然增广贤文也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就象一个手掌五个手指,握拳朝一起才能有力使劲!如果有一个或两个手指反向,那拳就握不起来使不上劲了!”父亲就这样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一个朴素的真理:兄弟同心,团结力量大!我们兄弟姐妹至今没有忘记父亲的教导,相互之间亲蜜和谐融洽!我几个朋友就十分羡慕我们的兄弟关系!

 

 

    我们家原在农村,父亲常说:“种地,你得种出东西来!王婆卖瓜,你得种出瓜来卖!你种不出瓜来,去偷瓜卖,那不是人!”同时,父亲也说:“种地,总会遇到这个荆棘刺手,那个坎坎扑腾人……人就是要不为这些荆棘坎坎吓倒!要敢于披荆斩棘,迈过坎坎去夺取丰收!”父亲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父亲一生中种过地,当过学徒,做过缫丝工……到后来学医当医生,他始终如一,执著追求,不畏艰难,从不放弃!记得那一年,他为了搞清一种采来的草药的药理药性,他自已煎熬亲服来试验而引发中毒,把母亲和老外祖母吓坏了……幸好及时采取措施,才避免危险。可父亲却笑呵呵地向母亲和老外祖母说:“药王菩萨让我去了一下,看看百草园呀!就把你们吓着了?”

 

    父亲行医在农村,农村苦,农村穷,父亲的口头禅:“苦和穷,病缠人。医与药,风送春。除瘴疠,药王神。讲医德,不染尘。救沉疴,不嫌贫。来者贵,都是亲。生命诚,情更真。”乡里乡亲来看病,父亲笑相迎,尽已之力,尽心治疗!记得那年,一对夫妻抱着一个哭闹不休的婴儿来,父亲一问才知,这个婴儿没有屁眼,屎拉不出来,讲迷信说这是貔貅转世,更有的说这家人是吝惜鬼,只进不出,现世报。可婴儿的哭闹才真是一家人的烦心事,别人说什么可以不管,哭闹不休不能不管呀!父亲二话没说,立即动手术开了屁眼,屎一下窜出来,婴儿也不哭闹了……再一次,李家山里老虎咬人,众乡亲救下,可人是遍体鳞伤,抬来,众乡亲也是百般担心,父亲同样二话没说,千方百计把这个遍体鳞伤的小女孩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还认作干女儿!这种事父亲做了许多许多,也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只是说:这是我作为医生的责任!直到文化大革命中,父亲挨斗被遣送回家乡,乡亲们并不把父亲作为被挨斗遣送对象,依然象过去那样唐医生长唐医生短十分亲热,照样一起喝酒一起快乐聊天!父亲也照样为乡亲们治病……

 

 

    老外祖父去世早,老外祖母一直在我家,父亲是百般孝顺。也常常告诫我们兄弟姐妹:“不要惹老外婆生气,要尊敬老外婆!”记得有一次,一个弟弟和外婆吵嘴,父亲下班回来知道了,把弟弟抓过来一顿好打,老外婆听见了忙跑过来拦,父亲才罢手。晚上,父亲还把我们都叫上,让被打的弟弟向老外婆认错,以给我们一个警醒!后来,离家失散多年的舅舅有了消息,老外婆坚持要回长沙等舅舅归来,父亲又亲去把老外婆安排好!还经常打发我们去探望老外婆,以免老外婆孤单。一次,父亲带我一起去探望老外婆,正赶上老外婆身体染病不舒服,父亲急了,再看老外婆挂的纹帐和被子等都有点不干净,父亲又看晴天太阳顶好,马上动手摘下纹帐,拆了被子和床单等,那时还没有洗衣机之类,农村都是拿到河边或池塘边浆洗……父亲就这样去池塘边忙碌……再凉晒,直到下午纹帐和被子都干了,父亲重新挂好纹帐和缝好被子,安排好,才带我从长沙回株洲,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极深印象!父亲那在池塘边浆洗忙碌中飘动的白发似乎就在眼前晃动……

 

    父亲留给我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他老人家在世时,还没有“父亲节”的浓烈氛围,再加上我们兄弟都远离家而在横断山深处参加三线建设……我常常想:怎么“父亲节”来得这么晚?如果早来,我们在横断山深处也一定为父亲送上我们的衷心祝福!!今天,我以一首《人月圆▪父亲节的思念》词给在天国的父亲献上衷心祝福!!

 

《人月圆▪父亲节的思念》

 

年年岁岁伤悲泪,多少梦中魂!

深情脉脉,慈祥历历,厚爱心存!

 

桩桩往事,诚仁印迹,件件留言!

相传代代,长辉日月,饮水思源!

2018.06.15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端午节龙舟竞渡(二)》

端午节龙舟竞渡

唐子岳

 

 

(邀和)

 

诗怀端午九天歌,

波涌江涛鼓点和。

击水追风牽岸柳,

摇旗挥手舞婆娑。

龙头摆动离弦箭,

人影奔流逐浪河。

四海欢吟原橘颂,

九州光耀喜洪波。

 

2018.06.15端午节前

 

 

(二)步韵奉和唐子岳先生《端午节龙舟竞渡》

文/超然

 

戎马生涯楚水歌,

峥嵘岁月气清和。

曾经端午龙舟赛,

重现两堤旗彩娑。

一马当先飞似箭,

万人呐喊震山河。

屈原有意心方慰,

祖国昌盛大海波。

 

2018.06.15

 

 

(三)步和唐子岳先生(端午龙舟竞渡)

文/瑟笛(株洲市)

 

离骚橘颂九州歌,

屈子祠前万象和。

浪打轻舟亲梦泽,

云投碧水舞婆娑。

诗人极目观天阙,

米粽飘香过楚河。

笔动龙腾杨柳岸,

心存故里稻之波。

 

2018.06.15

Read more

唐子岳 – 短文分享 《端午节龙舟竞渡(三)》

端午节龙舟竞渡

唐子岳

 

 

(邀和)

 

诗怀端午九天歌,

波涌江涛鼓点和。

击水追风牽岸柳,

摇旗挥手舞婆娑。

龙头摆动离弦箭,

人影奔流逐浪河。

四海欢吟原橘颂,

九州光耀喜洪波。

2018.06.15端午节前

 

 

 

(四)步韵奉和唐子岳先生《端午节龙舟竞渡》

文/加阅(覃家悦)(广西柳州融安)

 

舟飞端午楚天歌,

鼓点随来押韵和。

桨叶江中拼搏击,

旌旗水上竞媻娑。

银珠溅起敲千客,

白浪排开打滿河。

伴咏离骚三百遍,

诗吟屈子托清波。

2018.06.15

 

 

 

(五)奉和唐子岳先生(端午龙舟竞渡)

文/周春秀—春禾(湖南常德)

 

历来喜唱圣贤歌,

敬仰屈原天问和。

橘颂九章高气节,

离骚整卷美婆娑。

千年祭拜承传德,

万处焚香环绕波。

四海龙舟相竞技,

神州展翅乐呵呵。

2018.06.15

Read more

徐匡的寂寞之道、艺术之道 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展引人思考

 

 徐匡的寂寞之道、艺术之道  

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展引人思考

本报记者 胡立辉

人们说我艺术长青,其实没有什么奥秘,就是关注生活。

——徐匡

 

3月17日,北京,145天没有降水的记录被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雪打破。

这天,铁凝、刘大为、杨晓阳、吴为山、孔紫、阿鸽等数位文艺界名家齐聚北京画院美术馆,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协、北京画院共同举办的“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展”。

这天,正是版画家徐匡80岁生日,此次展览也是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王明明与徐匡先生的一个八年之约。2010年1月6日,同样是一个下雪的早上,“阳光高原——徐匡作品展”作为徐匡在京的首次个展,于北京画院美术馆成功举办。

时隔八年,两次展览,两场久违的雪,并没能影响展览的热度,是徐匡的艺术把温暖带给了大家。

 


开幕式嘉宾合影

此次“匠心独行——徐匡独版画艺术展”,较为全面地梳理了徐匡的创作脉络,展示了其1954至1958年在中央美院附中求学时期的习作,附中毕业进入四川美协后的获奖佳作,尤其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创作的独版画,作为专题于美术馆二楼集中与观众见面。

何为独版画,其艺术价值是什么,徐匡的艺术人生所表征出的学术意义有哪些,透过展览可窥见一斑。

 

徐匡,中国现当代版画的领军人物,上世纪80年代即已成为“全国美展得奖专业户”,他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引领了新中国木刻版画的发展。然而,作为一位成功的版画家,晚年的徐匡并不为市场所左右,他大胆放弃原有艺术样式,打破以往版画的创作习惯,开始了独版画的探索。


 

艺术家徐匡与夫人阿鸽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徐匡,淡定、沉着。他平和地用全身心去感悟自然,从生活中发现美,通过静寂的心灵升华,嬗变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尤其是他以西藏高原为题材的作品,其刻刀和画笔下所雕琢的人物形象独具个性、典型性和人文关怀精神。《主人》《高原的阳光》《在那遥远的地方》《奶奶》《山寨依然美丽》……在布满岁月痕迹的老藏民的脸上,徐匡并未着意刻画他们苦难的记忆,而是凸显藏民的美好憧憬,这使得他的作品始终洋溢着浪漫现实主义的诗意感。

在人们热衷于艺术的包装与宣传,为市场而拼搏,为名利而喧喊的当下,耄耋之年的徐匡甚至并未办过几次展览。

正如此次展览的主题“匠心独行”——“匠心”,指艺术家既需有匠人般精湛的技艺,又要具备数十年如一日,一以贯之地坚持、探索自己创作道路的精神;而“独行”则揭示了艺术家创作中必须忍耐寂寞,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方能达到艺术至高境界的过程。六十年如一日,艺术求索的道路上,徐匡是这样做的。


以刀代笔,开拓独版画创作
淡泊名利的创作状态令徐匡拥有着独立之精神和特立独行的勇气,并不随现代艺术潮流而动。这一点,此次展览集中呈现的徐匡的独版画足可印证。

徐匡的独版画创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左右。90年代前后,周思聪、詹建俊到访徐匡画室,二人一致认为,徐匡的版画从技术层面已至极致,木板原版即为一幅完整的绘画,建议徐匡留下刻板不再印刷。由此,徐匡开始有意识地刻制不再用于印刷的独版画,至今累计创作近百幅。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独版画”是相对陌生的概念。作为徐匡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独版画即将刻过的板子变成作品,不再用来印制版画。这种创作形式既保留了版画的黑白关系,又因创作者以刀代笔,增添了画面的肌理感和随机刻画的趣味性。借助木板的原木色、特殊的纹理,以及木板上的素描稿,徐匡所描绘的形象,光影、明暗、质感、触感,一挥而就。

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事业部副主任、东北师大博士生导师蒋文博在其文章《独版的意义——徐匡的木刻观念及其历史价值》一文中指出,徐匡的“独版木刻”(独版画)具有三重特性:一是,从根本上看,仍属于绘画的范畴,作者在创作中,同时兼用炭精笔描绘、刻刀雕镂、原木花纹和底质呈现等,材料上的综合性,均是为绘画表现所服务;二是,刀法与笔法的辩证转换,构成了新的艺术语言体系。三是,“计白当黑”的创作方法。综合以上三点,从创作的形式过程看,徐匡的“独版画”,区别于版画创作领域将刻好的木板统称的“原版”,区别于源自云南的“绝版木刻”,同时区别于“独幅版画”。


创变不息,寂寞徐行
当前的版画创作领域,传统的木刻版画从表现形式角度看,走到了一个平原甚至瓶颈期,如何突破是很难的课题。也因此,青年一代的很多版画家甚至放弃了这一单纯的形式,而多走上了综合版画创作的路子。

展厅里,徐匡以藏民为主要表现题材的这批独版画,有着黑白照片曝光的色调和视觉冲击力,素描稿细如牛毛的笔触与铿锵有力的刀刻之痕,令人很难想象如此精准的造型能力,如此庞大的绘画与雕刻体量,如此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作者已是80岁高龄的先生。这背后有多少热情且寂寞的耕耘呢。


展览现场

在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看来,纯粹的木刻版画所以走入瓶颈期,因为其表现形式,在今天多元的艺术形态中,已是相对陈旧的。但徐匡先生的这批独版画,其对于木刻版画的创新性突破,无疑是打破了一种尴尬。

“艺术家的了不起就在于,大家都以为某种艺术形式已经面临一堵墙的时候,他能够穿透这堵墙,让大家豁然开朗。”吴洪亮认为,徐匡独版画将版画的传统媒介“木板”作了画和刻的结合,借助材质本身完成了所有的诉求传达。其能够冲出围墙,更关键在于“以刀为笔,意写精微”,艺术家以写意的精神和状态,完成了精微的塑造,这是徐匡独版画的精妙所在。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表示,徐匡先生的作品虽是现实主义的生活表达,但他创新传统版画的创作样式,将现实主题表现地如此充满诗意、情感和想象,这一点是很难的。杨晓阳说:“徐匡先生将原有版画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部分抽离出来,作为完整的艺术行为,使得版画创作的过程变为了结果,而艺术家在结果中进行了有把握的创造。作者将原版直接示人,更加展现了他对于技法的充分自信。”

北京画院美术馆知名的“二十世纪美术大家”研究系列展,目前仅有两位在世艺术家得以在这一序列中进行展示。王明明介绍说,艺术的独特性、经典性、社会影响力,以及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北京画院判断美术大家的标准。徐匡作为其中之一,名副其实。

在王明明看来,徐匡是寂寞的,徐匡也曾如此回应过。

“但他是孤独与自信地前行,是充实的寂寞,自信的孤独”。王明明阐释说:“一个艺术家要想达到艺术的高境界,必然要走寂寞之道,要走艺术的大道,在寂寞中冷静思考,于孤独中完成艺术上的升华。这个‘道’,即艺术的规律。”

徐匡的一生,不为出名,也没有什么语出惊人的新观念,但他始终徐行攀登艺术的高峰,扎实而稳健,不断证实着艺术最难以持续的一种鲜活性。或许这正是徐匡带给美术同仁的启示。

 

 部分作品欣赏  


 







轉載自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wMDE1NTg1MA==&mid=2651546102&idx=3&sn=fd76e40fe470ecfddb46f983d25b4e1

Read more